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

从“灭官烛看家书”说起
打印

?  据史书记载,北宋时期,博州有位州官,为人处事极其严谨、廉洁。一天晚上,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来信。他猜想一定是朝廷有什么重要指示,马上命令公差点上蜡烛阅读,谁知读了一半,他又命令差人把公家的蜡烛吹灭,把自家买来的蜡烛点上,继续往下看。公差们很纳闷,难道官家买的蜡烛不如自己买的亮吗?后来才知道,那封信里有一小半是关于他留在京城家属的情况,他认为这是私事,不能点官家的蜡烛。

   在有些人看来,为了半封家书,竟然换烛再读,实在有点“小题大做”,这位州官也实在迂腐得可以。然而,正是这样的小题大做,反映出这位州官公私分明的原则立场和一尘不染的高尚情操。这不禁使人想起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严于律己的感人事迹。

   一次,毛泽东接见外宾,他先从一个烟盒里取出一支烟递给外宾,然后又从另一个烟盒里取出一支自己抽。外宾疑惑地问他怎么回事,毛泽东解释说,他抽的是自己的烟。一次,周恩来在杭州送别外宾后,临时决定到“楼外楼”饭店吃饭。工作人员结账时,第一次付了10元零1角钱,总理说太少,让补交,饭店只好加收10元钱。在回住所的车上,总理讲,“我看20元也未必够”。当他得知其他人吃这顿饭需要30元钱时,又让人送去10元,说“不能搞特殊”。

   灭官烛看家书、抽自己的烟、补交饭费,不占公家一点便宜……这些看似是小事,但正是这样的小事,却更能从细节上表现出一个人的品质。共产党人以天下为己任,以为人民服务为天职,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公私分明、一丝不苟,在公与私的问题上,“丁是丁、卯是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决不含糊。

   当前,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更应该发扬这种“灭官烛看家书”的精神。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从具体细节上更能得到真实体现。真正的共产党员,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应该做到“慎独”、“慎微”。?

文章来源:(中国廉政报道网)


上一条: 警惕媒体“受贿无声” 专家谈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下一条: 在消除“震荡”中崛起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sitemap、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