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纪委监委驻省司法厅纪检监察组对省戒毒管理局党委班子成员开展集体谈心谈话。薛鹏展 摄
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是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以“三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派驻监督质效?记者对陕西省纪委监委驻省司法厅纪检监察组组长郑建山进行了专访。
记者:“三化”建设重在建立一套于法周延、于事简便、操作性强的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在坚持制度立基、全面规范派驻监督各项工作方面,你们有哪些探索和实践?
郑建山:一是突出建章立制。对照党纪法规、中央纪委及省纪委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派驻监督应建制度台账清单》,涵盖工作运行制度、流程制度、管理制度、监督举措制度等,对派驻监督制度进行整体性建构、系统性优化,逐一健全完善。目前,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共制定完善8类61项制度(办法),做到项项工作有制度安排、有流程指引、有风险管控,为派驻监督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制度保障。二是编制工作手册。目前编制完成了由工作规则、组织架构及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制度文件、台账文书、考核评价等6个部分组成的《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工作手册》,细化职能职责,明确干什么、谁来干;健全完善组务会、组长办公会和各类管理制度,规范组织运行,完善办文办会办事和信访举报、线索处置、审查调查、处分执行等流程制度,规范台账文书,指导怎么干、干规范;完善内控机制,明确权限责任,严格岗位职责和流程制约,强化风险管控,健全评价机制,督促干到位、干出彩。三是科学从严推动。探索“任务清单化、工作图表化、操作手册化、标准模板化、专班机制化”的“五化”工作法,统筹推进派驻机构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特别是统筹“三化”建设与日常工作深度融合,一体推进监督执纪、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等工作,提升派驻监督质效。
记者:“三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加强监督的过程,你们是如何通过推进“三化”建设,使监督工作全流程环环相扣、全要素综合发力,切实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
郑建山:一是强化政治监督。聚焦“两个维护”根本任务,盯牢主体责任落实这个关键,把政治监督贯穿于厅党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全过程,融入厅党组“三重一大”事项立项、决策、执行和重要举措、重点工作推进落实之中,通报8大类123个问题,常态化开展整改情况“回头看”,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厅直属系统一贯到底。二是突出监督重点。《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后,在厅党组会上组织学习,督促厅党组出台《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若干措施》,并对《意见》落实情况调研监督,及时将监督责任、举措落实不力等情况通报厅党组,提出意见建议,压实上级对下级的监督责任。连续3年开展对厅领导班子成员“一对一”、对“两局”领导班子集体谈心谈话,列席督导“两局”和省律师协会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通过会议监督敢发声、谈心谈话有辣味、监督检查有跟踪、信访举报分析通报等举措,把“关键少数”管住、管好。三是创新监督方法。建立参加(列席)厅党组会、厅长办公会和“两局”党委“三重一大”决策会监督记录制度,并第一时间通报全组,使监督更加及时精准。坚持每季度向“一把手”,每半年向厅党组、“两局”党委通报信访举报统计分析情况,督促各级党组织对反映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在厅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议、系统党风廉政会议上,点评厅党组管党治警工作,强化厅党组主体责任和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推行每项监督执纪都有立项、有方案、有沟通、有实施、有研判、有通报、有报告、有跟踪、有督导、有归档的“十有”工作法,形成监督工作闭环。四是保持高压态势。2022年以来,驻厅纪检监察组严把办案程序关、证据关、质量关、安全关,共立案61件,“室组地”联动留置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7人次。
记者:建立与驻在单位规范高效的沟通协商机制和平台,是做好派驻监督的关键,你们是如何加强与驻在单位贯通协同、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
郑建山:一是推动“厅组”贯通。驻厅纪检监察组主动与厅党组沟通,牵头制定《监督执纪监督执法沟通协商办法》,连续3年组织召开与厅党组沟通协商联席会议,互通情况、点问题、提建议,向厅党组通报反馈的加强律师行业作风整治、加强内设纪检机构领导等建议意见被厅党组采纳落实。二是统筹各类监督。积极协助厅党组构建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机制,推动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制定《驻厅纪检监察组与省司法厅组织干部处、警务督察处、财务装备处、巡察办监督贯通协同工作办法》,牵头召开四部门会商会议,推动完善派驻监督同各类监督之间信息沟通、线索移送、措施配合、成果共享,在巡视巡察问题整改、审计监督问题整改等方面协同发力,取得明显成效。三是加强指导监督。针对驻在单位系统内设纪检机构层级多(厅、局、监所三级)、单位多(40个纪检机构)、业务能力弱、监督专责作用发挥不够的实际,创新推行纪委书记“季度联席会议”制度,调度工作、晾晒成绩、交流经验、推动落实。建立厅机关、“两局”纪委负责人参加(列席)组务会、业务学习会等制度,强化“面对面”指导交流。督促厅党组明确直属单位内设纪委的联系部门和分管领导,解决了对内设纪委领导虚化的问题。开展厅直属系统内设纪检机构深化“三转”督导调研,推动规范纪检机构名称、剥离审计等非纪检业务等。目前,正推动出台对内设纪检机构的考核办法,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进一步激发监督活力、增强监督实效。
记者:纪检监察队伍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在打造过硬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方面,你们有哪些措施?
郑建山:一抓政治建设。建立并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强化政治理论武装,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抓实党建工作,驻厅纪检监察组党支部连续两年被省直机关工委评为“五星级党支部”。二抓理念提升。积极树立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团队理念,大力提倡敢于在新领域中开辟新天地、善于在共性工作中走出新路子、勇于在日常工作中探索新方法,不断强化“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理念认知。三抓能力提升。坚持组务会会前学法制度,提升全员法治素养;坚持每两周一次集中学习研讨交流,常态化更新执纪执法业务知识储备;坚持组织召开外出培训、跟班学习和参与重大工作任务感受经验分享会,做到一人学习、全员提升;开展各类形式的实战练兵,确保人人会监督、人人会办案。四抓宣传引导。制定信息发布、信息报送等宣传工作管理办法,依托省司法厅门户网站开设驻厅纪检监察组窗口,做好政策法规解读、工作动态宣传等。五抓标准化建设。建好用好“同志式”谈话室、资料档案室、廉政档案室;做好办公室正规化建设和管理,职能职责和岗位职责上墙,名牌上桌,营造规范、整肃、有序的工作环境。六抓严管厚爱。健全干部学习、培训、管理、考核制度体系,强化实绩导向,推荐1名优秀同志交流任职,3名同志立三等功,8名同志晋升、提拔,14人次受到表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在组内立起“硬标准”,激活了“动力源”,规范了“新秩序”。
记者:目前,你们的“三化”建设工作受到各方面广泛关注,能否和大家分享一下,推进“三化”建设要把握哪些原则?
郑建山:工作中,驻厅纪检监察组主动请示汇报,得到省纪委监委领导和机关部室有力指导,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建议。一要坚持政治引领。把党对纪检监察机关的各项要求贯穿“三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职责定位、机构职能、协作贯通、建章立制等各方面各环节,确保“三化”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二要坚守职责定位。明确派驻机构与驻在单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把准职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推动派驻监督高质量发展。三要坚持纪法思维。坚持职责纪定、职责法定;制度完善创新必须以纪律法律为依据,流程规定、内控机制以纪法为准绳;监督执纪办案必须强化纪法思维,增强纪法意识、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四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既抓制度机制完善创新,弥补制度空白,强化制度执行,规范工作流程标准,又抓堵点难点问题解决,有效破除影响工作质效的机制性梗阻。五要敢于善于监督。必须强化使命担当,必须培养无私品格和无畏勇气,必须敢于直面问题,必须敢于说不,必须秉持一颗公心,既较好地履行监督职责,又坚持严管厚爱相统一,以派驻监督过硬作风、务实成效践行“两个维护”。
推进“三化”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创新发展的过程。目前,驻厅纪检监察组“三化”建设只是取得阶段性成效。下一步,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将在省纪委监委坚强领导和有关部室有力指导下,在厅党组的大力支持下,在学习认识上再提高、在工作标准上再提升、在制度建设上再完善、在监督执纪上再发力、在队伍建设上再用劲,全面提升“三化”建设水平,以高质量监督执纪执法,为全省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