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刻把握“两个确立”
打印

“两个确立”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高校作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将“两个确立”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加强“大思政课”建设,构建更高质量的“大思政”工作格局,着力造就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起来、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

充分认识“两个确立”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的高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校,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性问题,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两个确立”是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制高点,遵循历史规律、把握历史主动、应对风险挑战的重大抉择,体现全党意志、反映人民心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大的政治成果、最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最确凿的历史结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必须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用实际行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确保高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终身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培养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持续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地落实。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善用“大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坚持八个“相统一”,深入浅出讲清楚讲明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打造“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注重用优秀文化滋养心灵,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观念,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引导师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引导启迪青年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大力构建更高质量的“大思政”工作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生命线紧紧抓在手中,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组织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作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打造“十大育人”特色品牌,构建更高质量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做实制度支撑,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成长发展过程贯通、与教书育人实践融合。坚持以精准施策提升思政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关注学生需求、力求精准施策、突出改革创新,通过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发展四个维度,着力破解思政工作堵点难点,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健全学生评价制度,突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评价,强化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设立劳动教育清单,加强劳动育人与思政工作的融合。坚持因势而新赋能思政项目特色化、内涵式发展。深化第二课堂供给侧改革,将第二课堂的教育项目及时融入第一课堂中,着力打造一批优质的课外“高、新、精”特色教育实践项目。充分挖掘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仪式活动蕴含的思政元素,打造“开学第一课”“最后一课”。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活动内化提升大学生思想素质。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努力做到线上与线下的工作路径相衔接,打造青年之声、辅导员直播间等线上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构建家校教育共同体,积极用好新媒体平台,立体化织就家校沟通网络,实现家校无缝对接,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特别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校友资源在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把校友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办学体系,把校友工作结合、渗透到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之中,促进广大校友全过程全方位参与母校育人。总之,构建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是需要高校党委系统谋划、协调各方,将校内外各种育人力量整合成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资源,在一体化育人格局中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二是需要发挥“大思政”体系中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作用,在“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中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三是需要在工作实践中科学构建“精准思政”工作模式,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进一步提高精度、强化准度,在精准发力中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构建共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高校各部门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加大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力度,大力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配齐建强辅导员队伍,打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导师、班主任、高校机关党政干部等的作用,全员参与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学科建设和高度智库建设,深化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研究。要用好各级各类文化设施和阵地,通过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创新创业俱乐部、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加强校企协同育人。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使思想政治工作有抓手、能落地。建立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纳入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把“软指标”变为“硬约束”。

高校要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实践自觉,紧紧围绕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从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方面不断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构建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格局,切实为培养一批又一批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保障,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


上一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下一条: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sitemap、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