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新柱案件是全国涉贫领域的重大案件、反面典型,对我省脱贫攻坚工作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省扶贫办坚决拥护中央的决定和省委“以案促改”安排部署,以肃清冯案流毒和影响为首要政治任务,提高思想认识,坚决划清界限,清除恶劣影响,凝聚各方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提高政治认识,增强“以案促改”自觉性
办党组坚持以抓学习统思想、抓教育凝共识,从思想上厘清冯案流毒对扶贫领域的复杂影响。一是迅速传达,增强整改落实的自觉性。接到中省“以案促改”相关文件后,办党组迅速成立了“以案促改”领导小组,全面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学研领悟、学深一层,人人谈认识、写体会。办迅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暨“以案促改”工作大会进行传达学习,各支部狠抓学习贯彻落实,确保人人知晓案情,自觉划清界限。二是搞好警示,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为发挥“以案促改”警示警戒作用,办里按整改要求下发了300余份党风廉政学习资料,组织开展以冯新柱、魏民洲等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办党组召开了“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基层支部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会上班子成员相互批评直击问题、不留情面,普通党员剖析深刻、认识到位,起到了红红脸出出汗治治病的目的,自觉架起廉洁自律高压线。三是抓好经常,增强锤炼党性的自觉性。坚持用学习成果激发脱贫攻坚斗志,在原文学习习近平扶贫思想和重要讲话的基础上,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赴延安历史博物馆和南泥湾等红色教育基地,聆听革命先烈艰苦奋斗故事,赴梁家河探寻体会习近平扶贫思想初心形成的艰辛历程,筑牢全办干部职工的思想根基。
二、全面查摆整改,强化“以案促改”严实性
办党组把“以案促改”与2017年中央对我省扶贫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真改彻改,努力达到抓整改促提升的效果。一是号准脉搏,推动年度工作深度落实。为完成2018年度我省23个贫困县脱贫摘帽、101万贫困人口脱贫目标,坚持一手抓整改,对去年以来国家通报和我省自查出的5个方面1244个具体问题,逐一建立台账,跟踪督办;一手抓春季攻势三大脱贫攻坚行动落地,省委、省政府和省脱贫攻坚指挥部两次抽调系统精干力量进村入户督导督查,对新增的工作问题,现地整改,立说立行,不留一个疑点。二是紧盯问题,强化执行作风年建设成效。研究制定《扶贫系统作风建设年活动方案》,并认真实施,狠抓脱贫领域存在“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工作作风不扎实等问题解决,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对各地存在的问题发现一起,反馈一起,督促解决一起,对突出问题线索移交纪检机关;严肃对待半年点评和验收考核工作,对待问题不讲情面、不留余地,对考核较差的市县启动约谈问责机制,以严实作风倒逼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三是健全制度,充分发挥监管作用。资金领域是最容易产生腐败细菌的温床,必须从截断源头着手治理,年初以来,办联合财政厅出台10余项扶贫资金管理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确保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坚持联动巡察,不定期会同财政、审计等部门对扶贫资金进行专项检查,紧盯下达拨付率低、资金闲置和损失浪费等问题,对贪污挪用的违纪违规问题线索进行移交,确保扶贫资金运行安全。
三、持续推进整改,巩固“以案促改”成效性
彻底肃清流毒影响,提升脱贫工作质量,必须提高认识、严督实考、搞活培训,进一步提升脱贫攻坚任务成效。一是秉持正确的政绩观。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树牢正确的政绩观,不能有半点形式主义,办党组坚持决策部署和政策出台前必带队调研,向群众学习、向群众问计,确保政策以解决实际问题而制定;严格执行中省脱贫攻坚政策标准,对系统领域敢于违反标准、打政策擦边球的问题,坚决实查严打,确保各项工作与中央、省委决策部署衔接紧密、推进统一。二是坚持严督实考理念。办督导考核组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通过改进查摆方式方法提高整改效果,通过严督实考促进问题整改、倒逼责任落实,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考别人和量自身,把扶贫办自身纳入到脱贫攻坚验收考核中,让省级和市县脱贫办来考自己、找问题,切实以问题倒查推动工作创新改进。三是狠抓教育培训。会同省委组织部制定印发了《关于聚焦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施方案》《2018年全省扶贫干部培训大纲》,采取逐级培训和一线干部现身说法培训方式,专门设置了警示案例课程,抓实系统干部业务能力、法规意识、作风纪律建设。截至6月底,组织全省扶贫干部培训4期,共计128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