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兼任“问责、问廉、问效办公室”副主任的陕西省延安市常委、市监察局副局长王银珠,带着工作人员对一些县和部门明察暗访,检查开展“问责、问廉、问效”(简称“三问”)工作的情况。今年7月,该市制定出台了《延安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问责、问廉、问效暂行办法》(以下《办法》),王银珠告诉记者:就是要通过这项制度,把监督关口前移,及时纠正少数干部责任心不强、作风不实、效率不高的问题。从目前明察暗访的情况看,不错。”
“三问”,重点是党员领导干部
今年初,延安市第三次党代会规划出该市未来五年的美好蓝图,十大建设项目。保障重点项目重要工作的顺利实施,摆上了市纪委、监察局的重要议程。
该市纪委常委会经过反复研究,提出围绕市委、政府的重要决策、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的落实,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问责、问廉、问效。
“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上级重大决定、决议等不认真落实;职责范围内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能解决而不及时解决;违规进行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工作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影响恶劣等行为将进行责任追究……”该《办
法》共26条,在3大方面规定了26项应该实施问责问廉问效的情况,主要是针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行使权力、廉洁从政、行政效能、行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实施“三问”的主体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或机构,范围和对象是全市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重点是党员领导干部,并将“三问”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延安市纪委常委、秘书长刘志华坦言,“三问”是执法监察、廉政监察、效能监察三者的综合运用,目前还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今后会根据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完善这项制度。
“三问”,推动工作的好“抓手”
“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城区道路拖延工期。市国土资源局,红化三期经济适用房征地引起群众上访,市纪委、监察局责成解决,没有答复。市教育局,部分学校存在校中校、乱收费问题。市交警支队,今年高考期间马家湾现场交通不畅。市文化局,网吧监管不到位,有未成年人进网吧等问题。”主持人宣读完后,这5个单位的领导走上前台领取了延安市《“问责、问廉、问效”通知书》。
这是不久前延安市纪委召开的“‘问责、问廉、问效’工作推进会”上的一个场景。延安市13个县区纪委书记以及市直各部门纪检干部和相关单位领导约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一位领到《“三问”通知书》的单位领导感慨地说:“看来工作有一点马虎都不行了,我回去一定要和班子成员理清思路,认真整改。”
在这次会上,该市纪委共向31个工作中有问题的单位发《“三问”通知书》,还确定了54个要实施“问责、问廉、问效”的重点项目。同时要求,所有领取《“问责、问廉、问效”通知书》的单位,要认真查摆问题,限期整改,收到实效。
不久前,在延安城区百米大道发生一起地灯漏电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事故查清后,延安市城市管理局纪工委向养护处发出问责通知书,对7名责任人分别予以责任追究。这件事对局里干部职工触动很大。
局纪工委书记王成章说:“过去对工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往往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去抓,‘三问’这个制度,为促进城管工作提供了一个重要抓手,非常管用。”延川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钟世德与王成章有同感。他介绍说,今年县里结合重点工作,对计划生育清理清查工作落后,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延川镇、杨家圪台镇和贺家湾乡三个乡镇的党委书记、乡镇长、计生站长,按照《办法》的有关规定,及时进行问效,10天内三个乡镇全部完成了工作任务。特别是该县公安局先后对16名公安干警实施“三问”,给予警示提醒、待岗、免职、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在全县执法机关中引起很大震动。
“三问”,紧贴民生热点
今年8月份,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黑网吧违规违法经营,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问题,延安市“三问”办与相关部门对全市网吧进行拉网式突击检查和专项治理,解决了有关部门对网吧管理不严、监管不力等问题,受到学生家长的广泛好评。
该市各县区的“三问”工作还不断向基层延伸,更加关注民生、新农村建设。宝塔区“三问”办在一次明察暗访时,发现柳林镇育两个无证行医的黑诊断,随即向区卫生局发出《“三问”整改通知》和《纠错通知书》,责令该局作出书面检查,要求限期整改。在延川县,不论是县确定的还是乡实施的“三问”工作都能“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并把这项工作延伸到邮电、计生、卫生、畜牧以及农机管理等基层站所及其工作人员。
王银珠介绍说,“问责、问廉、问效”重点是四个方面:紧贴党委、政府的重要决策、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选题,为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针对有审批权、执法权等权力比较集中的重点单位和重点项目;提高和促进行政机关的执行力,转变职能,改进作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推行“问责、问廉、问效”五个多月来,延安市共有21人受到通报批评,123人被警示训诫,17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2007年12月23日)
?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