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

确立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
打印


  建立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是新时期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规律性的认识。中纪委三次全会和中央最近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强调,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健全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根据中央要求,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第一次把加强反腐倡廉的宣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今年宣传思想工作要点,中宣部就此专门作出部署。这些为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开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新局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

  科学确立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的形成标准,对于推动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标准就是导向,就是规范。由于目前缺乏明确统一的评判标准,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这项工作的进程和成效。为此,必须尽快确立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的形成标准,以科学指导实践。

  格局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结构和格式”之意。沿着这个意义衍生,笔者认为,“大宣教”格局实际上是一种工作局面,一种结构态势,一种运行方式,是相对传统的“小宣教”格局而言的。衡量这个格局是否形成,就一个地方而言,主要从动机、动力、过程、效果四个方面去把握标准。

  一是从动机上看,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是否纳入大目标部署。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目标任务的确立、分解、检查、考核、奖惩是否统筹进入党委政府的“总盘子”,纳入总体部署,成为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和日常工作,是否主动抓、抓主动,头头抓、抓头头。

  二是从过程上看,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是否实施大机制运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协调体制、责任机制、督查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是否健全并发挥作用,各方面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调动,是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密切配合,资源有效整合,社会积极参与的局面。

  三是从动力上看,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是否呈现大力度推进。推进主体是否真正实现由纪检监察机关向党委政府的根本性转变,推进动力、执行力、落实力是否强劲,合力是否形成,各种困难和阻力是否得到迅速有效的排除。

  四是从效果上看,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是否达到大效果显现。是否实现宣传教育覆盖面大,强大舆论声势形成,社会反响强烈,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受众普遍受到深刻教育,拒腐防变能力显著增强,违纪违规现象明显减少,党风、政风、民风明显好转,反腐倡廉环境进一步优化。

  这四个方面有机联系,密切配合,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果具备这四条标准,可以认定这个地方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已经形成。

  

  

文章来源:(宣教室)


上一条: 各国反腐倡廉的做法与经验
下一条: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sitemap、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