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

有感于“县委书记逛集市”
打印

   近闻南方某县县委书记有个习惯,每当制定出台关系到全县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时,就去逛逛农贸市场、超市和其他人群密集的地方,亲耳听听群众的意见、呼声甚至是骂声,以此来减少工作决策中的失误,促进决策更加完善。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值得各级领导干部借鉴。

   应当说,由于领导干部本身知识、条件的局限和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干事情、做决策不可能十全十美,失误、错误在所难免。对此,广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不受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和影响,针贬时弊,知无不言,故而经常言之中的。因此,领导干部想要听真话、察真情、知对错,体察自己是否领导有方,决策正确,最简便最实用的方法就是放下官架子,以平常人平常心置身于群众之中,亲耳聆听他们的声音。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那位县委书记的做法是明智的。他主动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真情,听取民意,检查决策是否符合当地社情民意,是否符合群众的愿望,就能为工作不出现大的失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密切联系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的作风,体现了陈云同志倡导的“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体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要求。

   “县委书记逛集市”,虚心纳言,改善工作,这看似小事,其实意义不小。领导制定决策的结果最终是为群众谋利益,而群众利益则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就应从决策的每件具体事做起,悉心尊重民意,不当“拍脑袋”的干部,更不当凡事“唯我独尊”的干部。实践表明,领导干部只有凡事问计于民,虚心求教于民,有错改正为民,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拥护、爱戴,才能构建良好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文章来源:(中国廉政报道网)


上一条: 关于创建廉洁家庭教育活动的思考
下一条: 干部“无为”就该问责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sitemap、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