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载,四川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首次全面公开人大代表的议案和建议。普通群众将有机会通过由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华西都市报》、“四川在线”共同构建的媒体平台,与参会代表提出的绝大部分议案、建议进行一次零距离接触。这种做法好。
议案和建议向群众公开,首先是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把群众愿望反映出来、把群众智慧集中起来、把群众力量凝聚起来,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一切为了人民。而议案和建议则是代表履行代表职责,依法表达人民意愿和心声的一种方式,也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一种形式。从现代民主政治来看,“代表建议”公开是一项基本要求,所有的立法活动能公开的,都应向群众公开。
把议案和建议最大限度向社会公开,也是人大代表接受选民监督的一种方式。人大代表工作合不合格,议案和建议是否真实地反映老百姓呼声,只有群众最有判断力和发言权。另外,公开议案和建议,可以强化政府的“人大意识”。让群众了解代表议案办理的全过程,使国家机关的议案办理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有关部门就会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在群众关注之下,承办单位会由“要我办”变成“我要办”,政府向人大负责、向人大代表负责、向人民负责的意识会进一步得到强化。
四川省的做法,让群众在看到政府为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同时,也看到了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如何代表人民行使职权、维护群众的利益。如此一来,人大工作离群众越来越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更加深入人心。
文章来源: (中国廉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