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

反腐倡廉的根本问题——依法治权
打印


  权力的异化,权力的商品化,公共权力的行使得不到有效的监控,成为一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这是目前我国社会生活中腐败现象的突出表现和基本特征。解决因公共权力的滥用导致的腐败,根本问题是要健全法制,把公共权力置于法律的监控之下,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集中体现,对于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一、依法治权是落实人民主权、实践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的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的党是代表人民执政的,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在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才能正确履行党执政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人类社会的历史看,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依法治理国家、治理社会、依法办事,称为“法治”;一种是依靠一个或几个贤明的领导人来治理国家,称为“人治”。人治和法治是两种对立的治国方略:人治主张“因人施政”,它推崇领导者个人的权威和长官意志,维护专制体制;法治强调对事不对人,提倡按规则治国,它主张弘扬人民民主,保障共和体制。

  人治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统治者,其权力不受任何约束,可以一言立法,也可以一言废法,把治理国家的希望寄托于领导者个人能力、威望和德性上,把国家的兴衰寄托于领导者个人是否贤明上,认为只有“圣君贤材”才能治理好国家。人治的国度极端地强调“治者”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为政在人”。而一旦“治者”不贤、缺德,势必出现滥用职权、欺压百姓、与民争利;如果“治者”出了问题,可能导致“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法治的一个最基本标志是治理国家的所有活动,都以事先公布的法律为依据,也就是说执政党、政府及其领导人的权力都要控制在法律界定的范围内,即“公权法授”。它要求一切掌握公共权力的机关或个人,必须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时刻注意是否获得了法律的授权,是否是法律允许的一种行为,这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

  法治的原始需求就是对国家权力及权力行使者予以必要的约束和限制,这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法治社会以公共权力的滥用为主要防范对象,公共权力以维护公众利益和权利为应用界限;确保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和谐统一,是法治社会追求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换一个角度来说,公民权益和社会权利的确认和维护,本身就是对公共权力的法定约束、限制和监督,任何一种公共权力及其行使者都不得越权、侵权和擅权。对人民的利益随意侵犯,实质上就是对法律的践踏,必然导致人民的反对,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动员人民反对自己、反对政府,反对党。

  “人治”必然出现腐败,“法治”才能保障社会的公正、公平和和谐。构建社会主义治权的法律体系,依法管理和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这是防止滥用公权和深化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是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保证。

  二、依法治权是推进依法治国、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根本举措

  权力与腐败有着内在的联系,没有权难以谋私,缺乏监督的权力就会产生腐败,这反映了腐败现象的基本特征与本质。依法治权就是要把一切公权的获得与全面活动纳入法治的轨道,使人民有效地监督公权的行使、并为人民谋利益。

  第一,依法治权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党的十五大确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与目标。这是党中央在对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来的曲折经历、丰富实践、艰难探索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做出的最终选择,既符合历史的潮流,又符合人民的愿望,充分反映了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党在选择治国方略上的伟大进步。依法治国是指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 保障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即把整个国家的各项活动都纳入法制的轨道,包括执政党要依法执政、政府要依法行政等。

  建设法治社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国家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由于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过去实行了多年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过去有长期按领导人意志办事的习惯和传统,以致一些领导干部和相当多的群众法治观念淡漠。现实生活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大量存在,已成为我国法治社会建设中最主要、最突出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少数领导干部没有摆正权与法的关系,不带头严格依法办事,不严格依法行政,不严格公正司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根除“人治”的传统影响,从依法治权、“治官”抓起。

  现代法治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在于依法治权、依法治官,防止公共权力被滥用。从我国社会现状来看,依法治权、依法治官,远比“依法治民”更为迫切、更为重要。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以权乱法和以情用法都是来自“上面”,来自官员;至于权钱交易的问题,矛盾的主导方面也是掌握国家权力的官吏,而不是腰缠万贯的老板。难怪人们常说,事情并非难在百姓群众,而是难在领导干部。依法把权力运用好了,官员都守法了,老百姓的权利就会得到尊重和保护,社会自然就会长治久安;反之,社会就不会有安宁的时候。因此,必须使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的各级领导干部懂得,现代法治的本质就是依法治权、依法治官。如果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在法理上片面强调治民,那么基于此种理念的制度安排和法治实践无疑会带来很多负面效果,封建残余——“官本位”思想必然会在社会上盛行,“当权者”也必然会千方百计在与利益挂钩的同时尽可能地使自己的权力无限扩张、摆脱公众的监督和社会、道德、法律责任,执政为民只能是一句空话,根治腐败也会因此而遥遥无期。

  综上所述,依法治权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最基本要求和前提,也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核心。如果没有依法治权,就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

  第二,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中之重

  胡锦涛同志一再强调,“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党必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明确公权是人民通过法定程序授予的,并不是权力行使者手中的特权。公权是不能赢利的,决不能允许权力“寻租”,这是一条法律原则,也是一条政治原则。公权如果成为权力行使者手中的特权,这种特权又能给其带来利益,这种利益一旦逐渐形成既得利益,那就会成为改革的阻力,成为腐败根源。遏制以权谋私、钱权交易等腐败现象,必须加强廉政立法,致力于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当前,应切实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的问题:

  首先,要提升思想认识,做好依法治权的制度安排。在认识上,应当清除权力至上观念,树立法律权威观念,确立依法办事的观念;在立法上,应当加强规范各个领导层、权力行使者的责权范围,做到法律支配权力,实现权力法定、依法用权、法外无权,坚决克服滥权和渎权。

  其次,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权力的民主授予。应当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推进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创新,逐步扩大民主直选领导干部范围和层级,落实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用人民的权力制约各级官员的权力。

  再次,要完善权力运行机制,促进权力的规范行使。要按照效率和权力制约原则,对权力进行科学配置,避免权力集中于少数人,形成合理的权力结构和有效制衡机制;要实现权力运行的规范化、程序化,明确权力主体的职责和权限,明确权力运行的程序,克服权力行使中的随意性,防止越权、侵权和滥用权力行为的发生。

  其四,要健全权力监督网络,完善法律惩戒制度。进一步创新监督制度和体系,在完善和强化内部监督的同时,强化体制外监督,充分发挥法律监督、人民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使领导的权力行使到哪里,制度就规范到哪里,监督的触角就伸到哪里;要完善道德自律制度,建立权力的道德约束机制,使干部做到廉洁自律、勤政为民;要建立制约和监督权力的“长效机制”,让法律之剑高悬于权力之上,不仅要完善制约权力腐败的各类法律,更要加大违法违纪的查处力度,使公权在法律范围内有效行使、按人民的意志行使、为人民谋福祉。

  

  

文章来源:(研究室提供)


上一条: 建立制度、监督、惩处三位一体财政内部监督机制
下一条: “责问制”的探索与思考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sitemap、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