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前进道路上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诸多矛盾和困难。面对矛盾和困难,是听之任之、无所作为,还是痛下决心、着力解决?这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精神和意志、能力和水平的重大考验。敢于迎难而上,善于攻坚克难,努力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才能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事业越发展,就越会有新问题出现;把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解决好,事业就会有更大发展,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领导干部的职责就在于解决问题。如果高高在上,遇到问题绕着走,敷衍了事混日子,必然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给工作和事业带来损害。只有认真履行职责,切实解决问题,才能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不断推动事业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真正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好,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下定决心,树立信心;又要下一番真功夫,找出办法,力求实效。
动真情。领导工作中的问题,往往与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相连,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下决心解决问题,说到底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下定解决问题的决心,就必须对人民群众怀着满腔热情,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否则,看到群众有困难而麻木不仁,有疾苦而无动于衷,有要求而置若罔闻,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动力。群众利益无小事。是不是下决心解决问题,首先反映着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
想实招。俗话说:困难没有办法多。应当看到,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现在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要敢于正视、勇于探索,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没有过不去的河、闯不过的关。当然,问题是具体的,其成因也是复杂多样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拿出有针对性的思路和办法。思路和办法越切实,解决问题的效果就越好。
敢碰硬。解决问题必然要触及各种矛盾,甚至会得罪一些人,受到阻挠和责难。如果没有敢于碰硬的精神,没有一身正气和坚定信念,是难以做到迎难而上的,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特别是那些久拖不决、积重难返的问题,解决起来难度很大;在那些各种利益盘根错节、消极腐败现象严重的地方,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很多。倘若领导干部不敢碰硬,听任问题发展下去,问题就会越积越多,遗患无穷。其实,对于问题越是回避,就越是陷入被动;如果真正敢于碰硬,反而能够攻克它、解决它。况且,敢于碰硬、解决问题是对党和人民负责的表现,必然会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求实效。解决问题的目的在于推动工作、促进发展、为民造福,因此一定要务求实效,决不能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对人民负责。要取得实效,就不能满足于一般号召,而必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下决心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不断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为人民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真正做到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文章来源:(监察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