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安徽省对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设置了17个禁令,严防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会来事”。
“会来事”原本是对能干工作、会干工作同志的一种肯定性评价。然而,不知何时,他们将“会来事”一词的性质作了转移。当称某某同志“会来事”时,多半是指其善于拍马屁、投领导所好。
不可否认,“会来事”的人在少数一些领导干部的工作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从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贪污腐化的轨迹来看,身边那些“会来事”的人可谓“功不可没”。
有鉴于此。党中央曾一再告诫领导干部,一定要管住身边的人,警惕某些思想作风不正、干坏事、帮倒忙的人。各级领导干部为政一方,使命神圣、责任重大,千万不要被一时的溢美之辞和谄媚之事所蒙蔽,对那些“会来事”的下属,更要擦亮眼睛、加倍提防。
首先,要坚持秉公办事“断其念”。作为领导干部,要努力做到对部属一视同仁,时时注意发挥集体的力量,不过分依靠某一个人和“一小撮人”,力求做到坚持原则,办事公道,从根本上断绝其非分之想。
其次,要善于见微知著“识人心”。一个人的深层次思想动机总会在不经意间有所流露。领导干部要善于透过言谈举止和点滴小事,“窥一斑而知全豹”,及时透析、发现他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行,真正做到识人识面又识其心。同时,还要注重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考察部属,不因一时或一事妄下结论。
再次,要舍得忍痛割爱“决于初”。由于“会来事”的人经常鞍前马后地伺候照顾,领导干部对他们往往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感情,对处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问题容易有所偏袒,有的甚至“罩”着、“护”着,最终会使他们愈陷愈深、不能自拔,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长痛不如短痛”的思想,本着对党的事业负责、对部属负责、对自己负责的精神,一旦发现他们出现违反原则的错误和问题,就要当机立断、下定决心,该批评的要批评,该调离的要调离,该调整的要调整,努力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文章来源: (中国廉政报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