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

下属犯错就该让领导买单
打印

  下属犯错就该让领导"买单"


  南京市下关区最近出台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责任追究办法》引起争论,让人倍感惊讶的是,不少人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这一项从严治党治政的制度提出了质疑。有网友在人民网10月

  19日发表文章《下属犯错让领导买单合理吗?》,以为这是南京下关区着手的“独自试点”,提出由于党风廉政建设是一个整体工程,对于处于子系统的下关区委来说,“独自试点”的效果“恐难乐观”。从中笔者看出有的网友对责任追究制不甚了解。

  早在1998年1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为了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做出了在全党和全国各地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并以中发[1998]16号文件下发了正式通知,而且将这一通知和规定的内容公开发表,国内的主要媒体都加以刊载。实行这项责任制的主旨,就是明确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应负的责任,促使其落实好“一岗双责”,即承担抓经济等业务工作的领导责任,也要承担职责范围内抓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责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责任内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到底要负什么样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2、责任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报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内容的执行情况,并接受上级的考核和检查。3、责任追究,对违反和不执行责任规定的负有领导责任者,视情节给予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

  可以说,责任追究制作为严格追究领导责任的一种强力措施,是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环节和重要保证,从1998年起开始自上而下地加以推行。全国各省区市党委、政府和许多地方、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包括责任追究制在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办法或细则,使得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成为党委和行政的统一认识和行动,也成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

  由是观之,南京下关区实行建立责任追究办法压根儿不是什么“独自试点”,而是其结合本地实际,对来自中央、省、市等上级要求实行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细化和落实,使领导为下属犯错“买单”有章可循,有纪可依。网友以为下关区的上级南京市的领导不会接受这一制度约束,事实上如果不是这些领导目无政策纪律,就是网友杞人忧天。

  对领导干部进行责任追究使其为下属犯错误“买单”,正是从严治党治政的重要体现。当然,是不是由领导对下属犯错“买单”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说下属不管犯了什么样的错都要领导“买单”,既买不起,也不公允。但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任何一个层次的领导干部根据分工,对其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都负有领导责任。也就是说,在其职责范围内,对下属发生的问题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当予以追究,由领导“买单”。

  实行领导干部责任追究,由领导“买什么单”,需要认真区别,分清责任,不能让不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买冤枉“单”,也不能使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成了“漏网之鱼”。如果直接管辖范围内的下属发生明令禁止的不正之风而不去制止、不去查处,或者对下属严重违纪违法问题隐瞒不报、压制不查的;直接管辖范围内发生重大案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授意、指使、强令下属人员违反财政、金融、税务、审计、统计法规弄虚作假;授意、指使、纵容下属人员阻挠、干扰、对抗监督检查或者案件查处、或者对办案人员、检举控告人、证明人打击报复等等,因为违反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除了对作为当事人的下属进行查处之外,务必使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一起“连坐”,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当前查处的一些案例证明领导为下属犯错误“买单”的合理性。如2001年1至10月,全国共有1.3万多名领导干部因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受到责任追究。(见人民网2001年1月11日)今年1-7月份,陕西省实施责任追究,共查结案件89起,追究有关责任人169名,给予党政纪处分151人,受组织处理18人,涉及县处级干部9人,乡科级以下干部160人。

  网友提出由于“连坐”的利益相关可能使领导对下属的错误捂盖子,这确实值得警惕。但这不是一个不能实行责任追究、让领导“免单”的理由。领导为下属捂盖子现象的存在,从另一个侧面看出实行责任追究制的重要和紧迫,使责任追究如一柄高悬的利刃,促使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确保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河清海晏;反之,就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同时,也要求纪检监察机关擦亮双眼,严格执纪执法,将盖子揭开,不单让负有领导责任者“买单”,而且买上一个后悔都来不及的“大单”。   

  下属犯错让领导买单 合理吗? 


  日前,南京下关区出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责任追究办法》,明确了当下级出问题时,作为上级的各级领导需承担相应的责任,除追究其责任外,还引入“市场机制”,经济上最高处罚可达4000元等等。此政策甫一出台,即引起激烈争议。

  这几年,我国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做出了有目共睹的努力,然而,实效尚难准确表述。从廉政帐户的推出,到廉政公积金的尝试等等,可谓林林总总,种种举措都在为廉政困局求解。南京下关区出台的这一“责任追究办法”,其出发点是通过“下属犯错,领导负责”来强化领导的责任意识,希望从而达到扼制腐败的目的。这种俗称“连坐式”的责任追究制,能否达到预想的目的,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拭目以待,但我以为,这个办法至少存在着三个悖论式的问题,需要正视并解决。

  其一,廉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体推进才行。对子系统的下关区委来说,独自试点虽有开创性的意义,但效果恐难乐观。比如,在南京市纪委没有整体推行这一办法的情况下,下关区最高领导会不会在体制内受这一办法约束?约束的程度有多大?恐怕还是一个未知数。要想让这一廉政措施真正地落到实处,就必须在制度上保证每一个人都受到约束。领导不仅是政策的制订者和推进者,还必须是政策的模范执行者。但如果要模范地执行这一政策,就必须要肩责任,担风险,而这,根据“连坐”的“原理”,在利益机制上就是一个悖论。在没有更高层权力监督的情况下,指望下属在道德和压力下自觉起来,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其二,警惕形式主义泛滥、“勿谓言之不预”式的“免责秀”盛行。暂不说界定“下属犯什么样的错误上级要担责”不是一件易事,就问一点:如果领导过问了,招呼打到了,下属依然犯错,那么领导能不能“免责”?如不能,则显然不公,如果能的话,那么领导会事无巨细地说到、讲到、提醒到。各种形式主义的会议将会更多。既然我都讲到了,该做的工作我都做了,你还要我怎么办?这是第二个悖论。

  其三,由于“连坐”的利益关联性,捂盖子成为本能的反应。而这又形成了另一个悖论。领导要对下属负责,其中主要的责任就是要对下级评价,要发现他们的优长,更要发现下属的问题,越能够看出问题的领导并能督促其改进的越是好领导。现在有这么一个“高悬之剑”,如果发现问题自己要负责任,那么领导会不会更多的采用“捂盖子”式的“内部消化”?下属会不会借此更加有恃无恐?如果产生这样的结果,那么这个办法不是适得其反吗?

  如果这个办法仅仅定位于将领导的责任细化,让党内监督制度、党纪处分条例更具有可操作性,那么谨慎地推行,倒可算作一个有益的尝试。其实,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更多的时候不是缺少制度和纪律,而是缺少刚性地执行制度和纪律的态度和环境。以下属“犯错”为例,如果是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误,只须严格地实行“问责制”就可以了。如果希望以连坐式的纪律来给“下属”威慑、给领导加压,恐怕多少有些理想化。

文章来源:(人民网 )


上一条: 腐败怎么全是女人惹的祸?
下一条: 黄金高案折射反腐报道复杂性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sitemap、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