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思想的衣裳,是行动的羽翼。一个人的言语谈吐,往往能很好地透露、折射出其思想的健康与迂腐,品格的高尚与粗俗,处世的简单与深邃。
当前,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少数人存在不够“慎言”的现象,表现为:一是说话口无遮拦。说话不分场合,不分时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对中央或上级的一些政策妄加猜测、评论,说一些有损于党的形象、有悖于党的政策、与自己的身份和职务不相称的话,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起到了反面作用。二是语言消极颓废。谈论的话题往往不是人生理想、工作学习,更多的是诸如跑官要官、赌博玩股票等消极落后的东西,有的甚至刻意搜集整理一些“灰色的顺口溜”,并津津乐道,把“腐朽”当“神奇”。三是宣泄私愤。个别党员干部功利主义严重,一旦付出得不到回报,就会满腹牢骚,只看到社会黑暗面,或是对某些捕风捉影的东西添油加醋,以讹传讹,发泄私愤。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以落实“三个代表”为主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先进性体现在哪里?应该体现在各个方面,包括言谈举止。一位在抗洪救灾中献出宝贵生命的共产党员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做到平日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生死关头豁得出。”“平日看得出”是什么意思?就是要时刻在群众中作出表率和样子。所以,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坚决摒弃低级趣味;要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与中央不一致的话坚决不说,不利于党的形象的话坚决不说,消极颓废的话坚决不说,务求言必适时、言必适中、言必适度;要主动倡扬正气,鞭笞邪恶,努力营造和谐向上的舆论氛围,自觉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考之于声,鉴之于行。言语之间现党性。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莫忘“慎言”二字!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