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9月25日,惠阳地区检察分院干部麦子灿,给时任广东省委第二书记的习仲勋写来一封批评信,信中说:“我看你讲的重视群众来信来访也是漂亮话,是句空话!因为你只讲,没检查督促……我感觉你还是一个爱听汇报、爱听漂亮话,喜欢夸夸其谈的人。”面对如此尖刻的批评,习仲勋不仅给麦子灿回了信,诚恳地接受批评,他还把这封信拿到省革委会会议上宣读,又给全省县以上党委和省直机关局以上负责人转发了来信。
虽然时间过去了30多年,但今天想到习仲勋同志这件闻过则喜的往事,真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勇于接受批评的宽广胸怀,为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每一位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论是谁,地位多高,权力多大,总会存在一些缺点甚至错误。缺点和错误就像灰尘一样,你不掸它不走。这个“掸”,除了自身努力改正外,离不开别人的批评指正。人能接受批评就能不断完善自我,取得进步和成功。因此,对待别人的批评,应有虚心接受的正确态度,正如毛泽东曾经指出的那样:“因为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指出都行”。
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党的优良作风,在一些地方、少数党员干部中异化为“表扬与自我表扬”。在现实当中,已经很难见到一针见血、不讲情面批评的场景了,即使在民主生活会上,听到的见到的也多是“希望注意身体”“有时有急躁情绪”“学习的广度须更加深入”,等等之类应付之声,无异于“挠痒痒”一般,于帮助别人改正缺点错误没有任何裨益。
反思这种情况的存在,需要从上、下两个方面找原因。固然对于一些下级来说,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凡事当前,明哲保身,以老好人自居,但更应从领导干部身上挖根源:少数领导干部讳疾忌医,纵然自身有缺点和错误,唯恐被别人当面批评,面子上下不来,有损尊严,影响进步,以至于轻则面露不悦之色,重则给“小鞋”穿,背后“使绊子”,视为异类,搞打击报复,碰到这样的领导,谁还敢轻易发表批评意见呢?如此一来,必然带来巴金先生早就说过的那种局面:“他们把自己当作机器,你装上什么唱片,他们唱什么调子;你放上什么录音磁带,他们哼什么歌曲,他们的嘴好像过去外国人屋顶上的信风鸡,风吹向哪里,他们的嘴就朝向哪里。”果真如此,上下固然一团“和气”,但不知事业发展所需要的勃勃生气从何而来?
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党开展党内生活、调整党内关系、解决党内矛盾的一大法宝。正是靠着这一法宝,才使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党不断修正错误、坚持真理,达到统一思想、空前团结、众志成城、无坚不摧,夺取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每一位党员干部都是党的队伍一份子,从入党的那天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毕生信念,理应把同志和群众的批评作为第一信号,从中找差距、明得失、促改进。干部之间、干群之间的交流贵在敞开心扉,直言相告。直言有时难免带点火药味,可能“言过其实”甚或有误解误会,即便如此也不能剥夺下级和群众说话的权利,而是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这才是共产党人应有的胸襟。由是观之,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从习仲勋同志身上所看到的,不仅是勇于自我批评的勇气,更展现了他对待群众批评的宽广胸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一名现代领导者,能否做到豁达大度,兼听则明,不仅关系到个人进步,更事关事业成败。在全面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一要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加强修养,虚怀若谷,欢迎善待批评者;二要做到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正确对待批评意见。如此“冒冒汗”、“红红脸”的相互批评,才能真正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朱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