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

坚守信仰不动摇
打印

在河南省尉氏县岗李乡石庄村东北角,建有一座烈士纪念馆,这里长眠着革命烈士仝华章。每到清明,都会有大批干部群众前来悼念、追思。

仝华章,1907年5月出生于河南省洧川县(今洧川镇)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学习刻苦,成绩优异。1932年洧川师范毕业后,在家乡老岗寨教书,后转至豫东睢县小学,一边教书,一边参与革命活动,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党组织决定派一名同志到洧川县西北地区负责地下革命工作。该地区处于洧川、新郑、中牟、尉氏、长葛结合部,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工作开展难度极大。仝华章向上级领导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说:“我是本地人,如果以我的名义挑头办一所学校,不仅能教书育人,还可以掩护外地来的同志开展工作。”最终,上级决定派遣仝华章前往。

仝华章四处奔走,动员群众拆庙宇创办了观音寺学校,他任校长。为把学校办成革命摇篮、抗日阵地,仝华章围绕抗战形势,增设了时事、军事科目等新内容,教学生唱《救亡进行曲》等革命歌曲,极大鼓舞了抗日斗志。同时,在师生中秘密发展共产党员、建立党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通过举办“读书会”“时事讨论会”等形式传播革命思想。仝华章任校长期间,培养出了众多革命新人,先后挑选三批学生送到了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成了革命的骨干力量。他对同学们说,“像雄鹰一样勇敢地飞出去吧,希望你们在战火中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为筹措经费开展党的地下革命活动,仝华章给哥哥仝云章讲述种西瓜的好处,说服哥哥栽种西瓜。每到西瓜成熟时,瓜棚和瓜地就成了我党的地下联络点,所种西瓜的大部分收入也被仝华章用作党的活动经费。

1941年,蒋介石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在全国各地大肆抓捕共产党人和抗日志士。观音寺学校党的活动被反动派发现,加上叛徒的出卖,1942年5月26日凌晨,学校被反动派包围。面对敌人的突然袭击,仝华章从容镇定,冷静对待,与敌人斗智斗勇。他指挥民先队员申光普,以校工身份为敌人派饭,暗中传递情报,使共产党员和民先队员得以转移,并销毁了党的重要机密文件及书籍,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仝华章则不幸被捕。

为了让仝华章交出共产党员名单,敌人对其用尽酷刑,却一无所获,无奈只得将其押往西北青年劳动营。地处古城西安西郊的劳动营,是国民党集中关押政治犯的地方。在劳动营中,仝华章不断秘密联络同志,继续进行革命工作,与敌人殴打犯人的行为作斗争。他组织狱中党员过组织生活,号召大家坚守信仰,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心。尽管慎之又慎,仝华章的举动还是被敌人发现了。1943年2月26日,仝华章被敌人杀害,牺牲时年仅36岁。

为了不让仝华章的遗体抛于荒野,难友们想尽办法,最终将遗体掩埋在监狱西侧的乱葬坟。1944年,仝华章的弟弟仝秀章将其遗骨运回家乡安葬。


上一条:英雄山下寻亲路
下一条:在田野上绽放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sitemap、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