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会j9登录入口首页

杨陵区:从严从实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打印

近年来,杨陵区纪委监委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聚焦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涉黑腐败及“保护伞”、着力解决惠民政策落实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正风肃纪,铁腕惩腐,以实际行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沉“一线”,规范问题线索管理和处置

健全机制,压紧信访举报工作责任。加强对各镇(街道)纪(工)委受理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信访举报的督办和指导,由区纪委常委分片包抓各基层纪委信访举报工作,定期研究,协调问题线索处置工作。出台《杨陵区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考核制度》,严明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责任,规范问题线索管理和处置工作,客观评价信访案件查办质量和绩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承办、谁负责”的原则,出台《杨陵区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在受理承办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中存在的推诿扯皮、隐匿谎报、久拖不办、跑风漏气等12种应当追究责任的行为,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

监督前置,聚焦重点领域协同发力。聚焦违规收费、吃拿卡要、优亲厚友、民生政策落实缩水走样等问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土地流转、惠民补贴、扶贫救济、低保医保等领域以权谋私、虚报冒领问题;超标准超范围向群众筹资筹劳、摊派费用、克扣群众财物、拖欠群众钱款等加重群众负担问题;办理群众事务时消极应付、推诿扯皮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联合民政、审计、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分类定期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监督检查,同时建立其他单位向纪委监委移交问题线索机制,进一步拓宽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来源。

全面“体检”,发挥基层巡察利剑作用。坚持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作为巡察工作的重点,出台《关于推进区委巡察向村(社区)党组织延伸工作的意见》,打通巡察监督“最后一公里”。瞄准村级巡察监督重点,紧盯村级“两委会”班子及成员,抓住关键少数,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脱贫攻坚、民生领域及落实惠民政策中存在的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腐败问题,对群众诉求推诿扯皮、冷硬横推等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问题以及涉黑涉恶、勾结宗族势力、黑恶势力横行乡里、欺压百姓,以及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等问题。对反映具体、可查性强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移交有关部门提前介入、快查快办。

专项治理,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

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坚决落实中省纪委三次全会部署,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对信访受理、日常监督检查发现和相关部门移交的问题线索,加大督查督办、直查直办和通报曝光力度,对反映问题线索集中的村(社区)开展重点督办。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察,发现问题13个,移交问题线索4件,提醒谈话2人,诫勉谈话1人,警示谈话1人,对倾向性、普遍性问题督促相关镇(街道)、村(社区)开展以案促改活动,确保党中央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落实《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聚焦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虚报冒领和截留挪用等突出问题,强化监督、主动作为,今年以来,开展监督检查12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

扎实开展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坚持问题导向、分类逐项推进,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从具体人、具体事着手,着力解决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惠民政策落实方面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进行专项治理。今年以来,组织监督检查20余次,立案1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5人,严肃查处了一批农村基层干部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违纪问题。坚持群众身边问题靠身边党组织解决,进一步压实责任,督促各镇(街道)纪(工)委把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加大集中治理整顿力度,既整治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又解决各镇(街道)突出的个性问题,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困难解决在群众身边,让基层群众切实感受到正风反腐的成效和变化。

深挖彻查涉黑腐败和黑恶势力“保护伞”。坚持把扫黑除恶同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积极主动作为,扎实推动专项斗争中的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深入开展。开展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大排查大起底活动,专项斗争以来,排查问题线索650件。分别与示范区公安局杨陵分局、区人民检察院建立问题线索双向反馈机制,与区扫黑办、区级政法机关建立线索移送、信息互通、结果反馈等机制,加强沟通协调,畅通线索双向移交渠道。聚焦打伞破网,强化执纪监督,建立问题线索快查快结工作机制,出台《杨陵区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快查快结暂行规定》,加大问题线索办理力度。今年以来,受理疑似涉黑涉恶问题线索77件,立案审查14件,结案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人,其中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5件7人。

源头预防,有效遏制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坚持教育预防,推进源头治理。在各村(社区)设置廉政公益广告宣传栏,创建廉政教育课堂,围绕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纪教育、先进典型和典型案例教育等定期开展廉政教育,积极打造了一批内涵丰富、影响力广泛的廉政文化教育阵地。在全区创建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19个,将创建工作亮点突出、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7个基层党组织命名为“首批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区纪委监委对示范点进行规范提升建设,对照标准,逐项实施,丰富廉政活动,营造廉政氛围,全面提升示范点的示范引领作用。

建立清单机制,规范“小微权力”运行。结合杨陵区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实际,建立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对村级重大事项决策、财务管理、招投标管理、集体资产资源处置、村民救助救灾申请等10方面26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内容逐项规范。建立组织领导机制,明确各镇(街道)是推进村级“小微权力”清单运行的责任主体,村“三委会”是推进清单运行的实施主体。建立综合协调机制,由区纪律检查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组织、财政、卫计、农业农村等部门指导和推进清单运行和制度配套工作,做好政策培训宣传和监督检查。建立台账纪实制度,各村“三委会”建立标准化“小微权力”运行台账,对村级事项办理依据、过程、结果进行全程记录,定期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强化三级监督,严肃追责问责。构建区纪委监委、镇(街道)纪(工)委、派驻监察组、村监委会齐抓共管的三级监督体系,重点做好行为规范、实施与监督、责任追究和结果运用等四个关键环节工作,加大对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的监督,让暗箱操作、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无所遁形。区纪委负责统筹协调全区监督检查工作,对惠民政策落实不力、制度落实打折扣、搞变通、弄虚作假、逃避监督等问题严肃追责。镇(街道)纪(工)委、派驻监察组对农村基层干部不按规定程序履职,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及时提醒纠正,对严重违规违纪问题综合运用党纪处分、组织处理等措施严肃惩处。村民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村级权力运行,发现问题积极督促答复和纠正,遇到重要情况及时反映。真正做到监督到位、追责有力,从严从实有效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杨陵区纪委监委)


上一条:杨凌:召开第七轮巡察工作动员会
下一条:杨陵区:在村(社区)架起巡察监督“探照灯”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sitemap、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