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完善村级民主监督,切实解决村级党务、村务、政务虚监、弱监、难监等问题,有力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去年以来,澄城县积极探索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有效途径,在罗家洼乡21个行政村试点创设村务监督委员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村务监督委员会设主任1名、委员3—5名,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接受村民代表监督,任期与村委会同届。村务监督委员会严格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原则,集议事职责、监督职责、理财职责、协调职责于一身,对村两委班子成员行使监督权、质询权、建议权、违纪举报权,对村级所有党务、村务、政务实行全程监督。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参加村两委会议,向监委会和群众代表及时传达村上的决策,并将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和反映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两委班子成员。目前,已经制定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管理制度》、《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明确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议事规则、范围以及权利和义务。同时,实行监委会成员包联群众代表,代表包联农户制度,使村民对村级事务同议事、共管理。为了强化对村务监督员的管理,在县纪委的指导下,制定了村务监督员考核标准,建立了村务监督员廉政征询和报告制度,由乡纪委组织召开村务监督员例会,及时了解群众呼声,并对不能够正确履行职责或有违纪违法问题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进行严肃处理。
罗家洼乡试行村务监督委员会一年多来,效果非常明显。一是村级干部廉政意识明显增强。绝大多数村干部都能管住自己,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未发现1人违纪问题;二是村级廉政监督工作明显加强。创设村务监督委员会的21个行政村共参与村级民主决策83项,参与工程招投标15项,参与村务公开、帐务审核186次,节约集体资金97万余元;三是农村信访问题明显下降。自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来,罗家洼乡的来信来访下降了三到四成,“民告官”现象几乎消失,农村各类矛盾和问题明显减少。据统计,今年,村务监督委员会纠正党员干部违纪行为7起,协助转化老上访户5户;四是群众的创业热情明显高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使村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决策权、监督权、参与权得到了充分保证,有力激发了干部群众同创业、共致富、谋发展、建和谐的热情。罗家洼乡郊城村党支部书记呼海泉感慨道:“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就是好,过去自己为村上办了事,由于不民主、不公开,蒙受了许多不白之冤,现在干事群众理解,自己敢于大胆工作、放手创业了”。
文章来源:(澄城县纪委)